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

經濟11-01工資-選擇題

【四技試題】

C01.工資率上升後,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反而減少,其原因係工資率上升的 (A)價格效果大於所得效果 (B)價格效果小於所得效果 (C)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 (D)所得效果小於替代效果。[91商業]

所得效果>替代效果:工資↑ 工作時數↓、休閒時數↑ 供給曲線後彎、負斜率。所得效果<替代效果:工資↑ 工作時數↑、休閒時數↓ 供給曲線為正斜率。

 

A02.假設銀行業勞動市場的勞動供給具完全彈性,為減少僱用員工,以自動櫃員機代替人工,勞動市場將發生何種現象? (A)工資率不變及員工僱用量減少 (B)工資率及員工僱用量均為增加 (C)工資率及員工僱用量均為減少 (D)工資率下降及員工僱用量不變。[94商業]

減少僱用員工DL 工資率W不變、員工僱用量L↓。

 

D03.有關勞動市場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市場的勞動供給曲線通常呈後彎的曲線 (B)當工資上升時,因所得效果小於替代效果造成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 (C)有效資源投入愈多,勞動生產力愈低 (D)工資率是休閒的機會成本。[94商業]

(A)個別的勞動供給曲線才會後彎。(B)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才會造成後彎。(C)資源愈多,勞動生產力愈高。

 

D04.勞動市場若存在補償性工資差異(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),請問會是什麼原因造成? (A)工作能力及經驗不同 (B)地區或職業之間勞動力的流動困難 (C)市場供需產生調整 (D)工作環境或條件不同。[95商業]

因為工作環境或條件不同,造成補償性工資。

 

B05.勞動生產力的計算公式,是為 (A)總產量除以總人口 (B)總產量除以勞動投入量 (C)總產量除以失業率 (D)總產量除以工資率。[96商業]

勞動生產力=總產量÷勞動投入量

 

A06.下列哪一項目計入我國勞動力? (A)失業人口 (B)70歲已退休的人口 (C)15歲以上在學人口 (D)未滿15歲人口。[99商業]

勞動力=就業人口–失業人口

 

C07.勞動供給曲線產生後彎的現象,是因為工資率上升後 (A)所得效果小於替代效果 (B)所得效果等於替代效果 (C)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 (D)所得效果為零。[99商業]

勞動供給曲線產生後彎的現象,是因為工資率上升後,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。

 

C08.最近物價上漲,工會要求政府提高基本薪資。當工資上漲時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工資上漲,休閒的機會成本提高,勞動者會犧牲休閒,增加工作時間,稱為所得效果 (B)工資上漲,勞動所得增加,勞動者工作意願下降,而增加休閒時間,稱為替代效果 (C)若替代效果大於所得效果,勞動者會增加工作時間,勞動供給曲線為正斜率 (D)若替代效果小於所得效果,勞動者會減少工作時間,勞動供給曲線為負斜率,稱為前彎的勞動供給曲線。[100商業]

(A)為替代效果。(B)為所得效果。(D)為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。

 

A09.企業對員工給付薪資時,依員工個人的表現或對公司貢獻度而決定其薪資,此種薪資給付方式為何? (A)職能給付 (B)職務給付 (C)基本給付 (D)獎金給付。[101商業]

(A)職能給付:依承擔的責任度、困難度、複雜度、危險度決定薪資。(B)職務給付:依工作能力、表現與貢獻度決定薪資。(C)基本給付即基本薪資。(D)獎金給付:分為績效獎金與非績效獎金,前者是看貢獻度,後者與績效無關,如全勤獎金。

 

A10.某甲2003年大學畢業時起薪為20,000元,到2013年薪水調為63,000元;而在此段期間物價水準上漲了40%,請問相較於2003年,2013年某甲之實質薪資增加多少元? (A)25,000 (B)29,642 (C)35,000 (D)43,000元。[102商業]

2013年實質薪資=名目工資÷物價指數×100%63,000÷(140%)×100%45,000,實質薪資增加=45,00020,00025,000

 

D11.某國失業人口為90萬人,就業人口為810萬人,15足歲以上民間人口為1,200萬人,總人口為1,800萬人。該國的勞動參與率為 (A)11% (B)50% (C)67.5% (D)75%[103商業]

勞動參與率=(81090)÷1,200×100%75%

 

D12.下列何者包括在勞動力之內? (A)當職業軍人的阿明 (B)20歲在大學唸書的小傑 (C)當家庭主婦的花媽 (D)因故辭職正在找新工作的老吳。[104商業]

勞動力是指年滿15歲,具有工作意願與工作能力的民間人口,勞動力就業人口+失業人口。(A)屬於現役軍人與監管人員。(B)(C)屬於非勞動力。(D)為失業人口,屬於勞動力。

 

D13.下列有關工資與勞動市場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名目工資是以「貨幣購買力」表示之工資 (B)若名目工資上漲而物價指數下跌,則實質工資會下跌 (C)勞動生產力等於勞動的總產量 (D)當工資率提高時,所得效果會使勞動工作時數減少。[108商業]

(A)實質工資。(B)實質工資=名目工資÷物價指數×100,實質工資會上漲。(C)平均產量=勞動生產力。

 

C14.下列有關勞動市場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某生大學畢業後出國遊學一年,該生屬於失業人口 (B)A公司之勞動生產力為120,邊際產量為4,800,則勞動投入量為40 (C)勞動者本身生產力的差異與勞動市場競爭的程度,兩者皆會造成工資的差異 (D)當工資率下跌會使勞動供給量增加,此時替代效果大於價格效果。[109商業]

(A)屬於非勞動力。(B)總產量TP120×404,800(D)工資率「上漲」。

  

A15.假設某國在三個年度中的人口、勞動力和失業率的數值如表,

年度

15歲以上

民間人口

失業人口

就業人口

勞動力

勞動

參與率

失業率

2019

150,000

4,500

90,000

2020

160,000

8,000

92,000

2021

165,000

105,000

115,500

下列何者正確? (A)85,50060% (B)4.5%100,000 (C)60%9.2% (D)15,00065%[111商業]

  

A16.假設某國家人口有100人。其中40人有全職工作;20人有兼職工作但想找全職工作;10人正在找工作;10人想工作而未找工作;10人為全職學生;10人已退休,則失業人口為 (A)10 (B)20 (C)30 (D)40人。[112身心]

 

A17.某園區廠商除了給付員工薪資之外,還提供免費午晚餐及員工宿舍,對於免費午晚餐及員工宿舍之屬性為何? (A)實物工資 (B)貨幣工資 (C)實質工資 (D)補償性工資。[112商業]

實物工資:以實物為支付工具的工資。物價膨脹時,勞動者領取實物工資較有利。

 

A18.某工會組織基於保護本國勞工權益,為提高工資提出若干項措施,則哪一項措施是透過勞動需求增加,以增加工資? (A)進行勞工在職訓練 (B)放寬外勞雇用數量 (C)增列從事該項工作之進入門檻 (D)訂出高於均衡工資之工資。[113商業]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